當了媽媽後最希望的就是小孩能夠平安健康的長大,當然成長的過程中免不了會生病,只是沒想到我女兒在5M22D就因為川崎氏症而住院,真的令人很心疼。所以在這邊我想跟新手媽媽分享我的經驗。

事發經過

Day1:傍晚時開始有點發燒,但都不超過38.5,體溫在37.5~38.3之間徘徊,沒有感冒症狀,我女兒也沒有哭鬧,所以我就想說再觀察一下。(我起初懷疑是玫瑰疹)

Day2:開始反覆發燒,有時燒到39,一下燒一下沒燒,給予退燒藥水後無明顯的效果,身體沒有出現異狀,也沒感冒症狀,但半夜會哭鬧。心裡覺得不妥覺得要帶去看醫生,請醫生診斷。

Day3:帶去家裡附近的診所,結果剛好在看診時我女兒全身開始出現一些疹子,而且手指、腳掌有很明顯的紅腫,醫生問診後跟我說懷疑這是川崎氏症,在診所無法處理必須要轉診至大間醫院,而且還特別交代要馬上送去大醫院,醫生替我開了轉診單,馬上轉診至林口長庚,急診的看診醫生一樣懷疑是川崎氏症,但一切要等驗尿、抽血結果再判斷。就這樣辦了住院手續,看著女兒小小的身軀躺在病床上被抽血打點滴(葡萄糖),真的好心疼。這天要住院太突然了,今天就老公先留下來照顧,我必須要回家準備女兒住院需要用的用品,而且還要把兒子帶回家安置好。

Day4:今天一早到醫院跟老公交班,發現我女兒已經哭到沒聲音了。尿液結果顯示並非泌尿道感染,主治醫生判斷就是川崎氏症。反覆發燒,給予退燒藥水還有肛門塞劑,替女兒擦澡希望能減輕她的不舒服。嘴唇越來越紅,身體的疹子也開始變多,眼睛也慢慢紅了,而且屁屁也開始更紅,食量減少很多,睡不好,一直哭鬧,出現草莓舌,嘴唇也開始龜裂流血。

Day5:給予高劑量阿斯匹靈(一顆)治療,一天三次。下午開始試打免疫球蛋白10c.c.,護理師請我觀察一下在施打免疫球蛋白時是否有任何的異狀,因為有少數的病童對這個藥物會有過敏反應。觀察的結果無異狀,因此可以放心的繼續替女兒施打。雖然已經開始治療,但這些病徵(發燒、嘴唇流血、手腳紅腫)卻依舊在,甚至有更加嚴重的趨勢,醫生說這些病徵會在打完免疫球蛋白後才慢慢消失,所以在還沒打完之前我女兒還是必須忍受這些身體的不舒服。好險長庚醫院的兒童醫院病床是大床我可以陪我女兒躺在病床,抱著她讓她有安全感,雖是這樣但她還是很不舒服一直哭鬧。

Day6:阿斯匹靈高劑量(一顆),一天三次,而且不小心又感冒了,所以今天又給咳嗽、鼻塞、退燒藥水,中午時拆點滴了,因為免疫球蛋白都打完了,但還是需要住院觀察。今天除了凌晨四點多有燒一次,之後就沒有燒了,但臉上開始有起一些疹子。身體的疹子明顯的退掉。今天安排心臟超音波。

Day7:今天開始換成低劑量的阿斯匹靈(1/4顆),一天一次。還有服用感冒藥。雖然沒有再繼續發燒但我女兒依舊會哭難安撫,我請教了主治醫生,他回答可能有些小孩對藥物會產生關節痛的影響,所以導致不舒服,但這些症狀都會隨時間慢慢消失的。嘴唇乾裂流血就用護唇膏替她擦。醫生查房時表示超音波無異狀,但現在無異狀並不表示兩個月後就沒問題,根據另一個教授醫生的說法,在這段發病期會發現對心臟有影響的機率比較低,通常都是兩個月後那次的心臟追蹤才會發現。

Day8:低劑量阿斯匹靈,一天一次,沒有繼續發燒,手指及腳趾開始脫皮。出院,回家繼續觀察,五天後回醫院複診。

 

這次女兒生病讓我不得不提醒新手媽媽們,第一:六個月以下的新生兒若發燒就直接送大醫院;第二:卡介苗接種的地方若有異常的紅腫就要懷疑是否就是川崎氏症。

因為這次多虧了有一個同事的太太跟我分享她的經驗,她兒子當初是四個多月發燒,發燒的第一天就送去大醫院了,馬上安排住院,因為他兒子並沒有其它的病徵,是非典型的川崎氏症,因為方向不確定,還抽腦脊髓液,因為當初醫生懷疑是腦膜炎,聽到就覺得好心疼。我發現我們兩個小孩的共同特徵有兩個:第一:發高燒;第二:卡介苗接種的地方異常紅腫。我知道我這樣的樣本數太少,但還是想提醒新手媽媽要注意這個病,因為錯過黃金治療時期(發燒的第五天)會導致小孩的心臟病變,真的要特別的留意。

這次生病住院可憐了小孩受苦,對大人來說也是一大考驗,考驗耐心、體力及細心,小孩生病不舒服吃不多也睡不好,半夜也會因為不舒服而哭醒,每次睡覺幾乎不超過三小時,前幾天住院因為發燒的關係,護理師要定時的進來量耳溫,小孩也許睡著了,但知道要量耳溫就會醒過來,一醒來就很難安撫入睡,或者護理師沒量耳溫時我們也要注意是否有繼續發燒,擔心又再燒。而且要餵小朋友吃藥也是一個考驗,因為他不會乖乖的張開嘴讓你餵。生病期間小孩的胃口也變很差,所以要少量多餐,一天也要準備好幾支奶瓶替換使用,每次又只喝30~50C.C.,也完全不知道她何時會餓,也不知道她哭是因為肚子餓還是身體不舒服,對我來說一切都是遇到了就要學會如何去面對,當了媽媽後真的印證了當初同事跟我說的:「媽媽不是人是超人。」

目前一切狀況算好,兩個月後要回去照心臟超音波,希望小孩一切都沒事,希望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大,這就是我最大的期望了....

 


 

以下資料是我在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醫院護理站所拿到的護理手冊

川崎氏症照護原則

壹、什麼是川崎氏症(或稱川崎病,川崎症)

川崎氏症又稱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,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急性全身性血管炎,若無適當治療可能有20%~25%會合併心血管併發症,導致兒童後天性心臟病的主因。川期氏症在東方小孩較常見,好發於五歲以下兒童,尤其以兩歲以下佔多數。

 

貳、臨床特徵

一、發燒:病童常會出現至少五天以上的高燒,使用退燒藥及抗生素治療效果不好。

二、眼結膜充血:眼球結膜的血管擴張充血、但無分泌物。

三、口腔、黏膜及嘴唇變化:

(一)唇部會呈充血、發紅,有乾燥、龜裂、流血的情形。

(二)口腔、咽頭黏膜充血

(三)舌頭外觀呈草梅樣,原因為舌頭味蕾暴露所致。

四、肢體末端變化:手指、腳掌、手掌及腳底會出現硬性浮腫、泛紅;恢復期可能會出現脫皮情形。

五、發疹:通常為多樣性無水疱性皮疹,以軀幹為多,但四肢、臉部也會受到波及。

六、頸部淋巴結腫大:大部分是單側,約1.5公分或更大,受壓時會疼痛,但不會化膿。

 

參、合併症

主要為心臟血管系統病變,如:冠狀動脈擴張、冠狀動脈瘤或二尖瓣閉鎖不全,也有可能引起心肌炎。

 

肆、檢查

對罹患川崎氏症的病童,在發病期間及治療後的六至十二個月後,應做心臟超音波檢查,若有冠狀動脈瘤則請配合醫生之指示訂期追蹤。

 

伍、治療方式

一、給予靜脈滴住免疫球蛋白(IVIG),可將冠狀動脈瘤的發生率從20~25%降至5%以下,而施打IVIG時間最好是在發病後5-10天內;唯注射過免疫球蛋白後的兒童,麻疹-德國麻疹-腮腺炎疫苗及水痘疫苗須延至給IVIG後11個月始可施打,以免干擾體內產生抗體,而影響疫苗效果。

二、口服阿斯匹靈:可抑制發炎反應及血栓的形成,恢復期以低劑量服用,若追蹤心臟超音波正常,一般須服用2個月。服用實如感染流感病毒、水痘病毒或不明原因發燒時,因有增加雷氏症候群之虞,要暫停服用,並告知醫師。

三、極少數並力會因冠狀動脈瘤過大,需要考慮心導管手術或外科手術的治療。

陸、預後

一、冠狀動脈瘤的大小與治療的預後有密切關係,冠狀動脈瘤過大是造成病童猝死的主要原因。

二、疾病治癒後,再發生率為2~3%。

 

柒、照護原則

一、當病童發燒寒顫時,請給予保暖及攝入溫開水;四肢溫熱時給予冰枕或擦澡,並按照醫生的指示給予退燒藥物服用。

二、維持身體與口腔黏膜的清潔。

三、結膜發炎時,避免手揉眼睛,保持清潔即可。

四、唇部乾裂出血時請在清潔乾燥後,擦護唇膏潤滑,並避免病童抓破,造成出血更厲害。

五、手指、腳趾、關節紅腫厲害時,可使用熱敷以減輕疼痛,移動肢體時要有支拖。脫皮時可擦拭乳液滋潤,需要時給予帶手套或減短指甲。

六、急性期給予溫和流質飲食,避免攝取刺激性的食物。

七、依醫囑指示定期接受心臟超音波的追蹤檢查,以利早期發現心臟合併症。

捌、諮詢服務電話

基隆院區(02)24313131 轉2633、2634

台北院區(02)27135211   轉3833、3834

林口院區(03)3281200     轉8604、8600

嘉義院區(05)3621000     轉3419、3421

雲林院區(05)6915151     轉2177

時間 09:00~17:00

高雄院區(07)7317123     轉8738、8959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na 的頭像
    Anna

    Anna的求子過程

    An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